裴瑾:四川作为中药材资源和产业大省,在发展现代中药产业方面资源优势显著。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四川在制定中药材产业、大健康产业规划时应注意:
产业定位有待明确。四川80%以上的市(州)大品种中药材种植覆盖率未达到50%,发展的重心不聚焦。因为各县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较多,“选择的烦恼”往往导致难以取舍而“一把抓”,县域定位不明确而导致“拳头”不硬,缺少“单打高手”。
附加价值有待提高。中药衍生品以短平快、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产业呈现单种药材的全产业链开发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中药产品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中药材的多种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生产效率有待提高。50%的大品种中药材集中在“小规模-低效率”的发展阶段。
记者:您如何评价四川中医药产业现状?
裴瑾:四川省拥有中药资源蕴藏量、常用中药材品种数、道地药材品种数量、国家GAP认证数量4个全国第一,产业存在优势产品多、产业产能大、技术支撑强等优势。
2019年,省中医药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等省直部门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快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打造川派中医药文化标志和健康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川产中药材市场竞争力。
但目前,四川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产品开发粗放、结构单一、组织化程度偏低、现代旅游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中药材产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数量和质量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产业链条协同发展还需寻找新的动力。
|